查看原文
其他

高考风向变了,被淘汰的都是哪些孩子?

图图的妈妈 三个妈妈六个娃 2023-02-23
文 | 图图妈
来源丨微信公众号“三个妈妈六个娃”
ID:pkumum



最近,有一个消息在很多妈妈群疯传。



乍一看,我也以为是真的。但是仔细研究了一下,才发现又是一条被误传的消息。


真实情况是,前不久《中国高考报告(2023)》出版,这份报告:

1、整理了近三年高考命题方向要求。

2、对2023年高考趋势做了预判。


虽然疯传的图片信息有假,但是这份高考报告,还是值得我们关注。


2022年是高考综合改革全面实施之年,这份总结报告,其实对语数英甚至物理化学未来将要考察的重点能力进行了总结和预判,很大程度上可能会影响高考未来5-10年的出题方向,和我们的孩子息息相关。



另一方面,虽然高考离我们有点远,但是高考将要考察的方向和能力一定会向下延伸到中小学。所以高考的变化就像一个风向标,预示着未来孩子学习的变化方向。


对于这份报告,我们最应该关注的就是,最近几年以及未来高考究竟有哪些变化?根据这些变化,孩子的语数英学习应该重点在什么地方发力?


报告原文太长,我来帮大家划一下重点。



语数英等学科高考有哪些变化?


总体来说,这几年高考试题大都由“考知识”向“考能力”转变


出题越来越具有新颖性、灵活性、探究性和开放性。具体到语数英每一科来说,大致有以下这些变化:


数学:通过设计真实问题情境

强调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拿2022年北京数学高考试卷来说,试卷将知识能力、素养融为一体,努力破除备考中的题海战术和单纯套路训练,释放的反刷题,反机械记忆,反套路信号明显。


简而言之就是更注重学生两大能力:


1、批判性思维:也就是数学应用中的观察能力、运算能力、推理判断能力和对新问题灵活运用的综合能力;


2、学以致用:选取情景设计,将抽象数学概念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考查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思维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语文:增加了7种文体,

试题更加开放,鼓励独立思考


总体来说,这几年的高考,语文的试题有下面几个特点:


01

阅读包含政论、学术、科普等7种文体

很多孩子可能更愿意读现代文,但对比较枯燥的政论、学术、科普等文章不感冒,这几种文体的加入很考察孩子抓重点的能力和思考能力。如果看过文章之后,不能清晰捕捉重点内容是什么,那么很多问题可能答不对;


02

试题设计更加灵活、开放

从侧重记忆能力的考察过渡为侧重理解能力、语言逻辑能力、思辨能力,试题开放给了学生更多选择的自由和发挥的空间,但同时也是对机械刷题的一种冲击;


03

更加注重阅读素养

说得更具体一点,就是在理解阅读的基础上,既可多角度、多层面地阅读,又能创造性、批判性地阅读,最终成为更高阶的阅读者;


04

越来越注重表达素养

就是基于表达目的或表达要求,能够充分考虑语境因素,使自己的表达目标清晰、话题集中,充实而简明、鲜明又生动。


英语:融入我国传统文化


怎么理解融入我国传统文化这一点呢?大致可以理解成会用英文展现出我们的传统文化,可能阅读的故事会源于历史等,对考生的人文素养提出了一定要求。


另一方面,之后英语的考察也不再看重机械地记忆词汇、讲解语法,而是基于文本分析,去学习词汇和语法在语境当中的使用


物理和化学:要有探究意识

更加灵活多变


对于物理和化学学科,靠记住公式和知识点也难再拿高分,这两科的试题将会更加灵活多变,注重考查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深度思维



一句话总结:高考是国家选拔人才的考试,这几年高考的变化,有一个很明显的趋势就是要把人能干的事和人工智能干的事区分开来,要培养孩子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能力。

总体来讲,未来高考更侧重于考察学生的下面这6种能力:

1.逻辑推理与论证能力

2.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

3.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

4.独立思考与质疑能力

5.科学探究与思维建模

6.信息获取与加工能力


只靠刷题就能拿高分的时代过去了,没有上面说到的一些关键能力也很难适应大考中的灵活性和开放性。

总结概括蓝皮书,还可以发现未来高考命题的3个典型特征:


无价值不入题: 更注重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家国情怀、提升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


无思维不命题:突出对学生关键能力的考察,死记硬背的知识点越来越少,而是更多考察上面提到的6种能力。


无情境不入题紧密结合社会热点问题、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科学技术进步、生产生活实际等,通过设计生活实践情境和学习探索情境,将知识的考察融入这些情景当中。



我们该如何应对这种变化趋势?


孩子能力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长期日积月累的结果,所以,从小学阶段就要在学习中把这些能力落到具体的学习中,比如:


1、语文:要培养孩子的大语文能力


现在的大语文已经不太像一个单一学科,更像人文、历史、艺术的综合学科。在具体学习中:


1、要扩大阅读面:不要只读文学作品,也要多读历史类、文化类、社会科学类,前沿科学类、自然科学类的书,比如人文类、科普类的杂志


2、要关注热点和时事:现在的考题和社会现实、时事热点、真实生活结合越来越紧密,小学高年级开始就要让孩子多关注社会和热点,培养独立、辨证思考的习惯。


可以订阅一些适合孩子的、实时更新的时政新闻,像阳光少年报、博雅新闻都很不错,一个是纸质报纸,一个是音频课,每天碎片时间就可以输入;


3、真正情景化的学习语文:带着孩子在生活中多感知,多见识,让孩子通过生活经历、通过细水长流的影响,真正地提高语文素养。



以上这几点,看过之前专门写大语文的文章或者豆伴匠直播的妈妈们应该都很熟悉了。

2、数学: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相比起刷题,以后更要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小学阶段,可能重点抓3种能力:


1、抓核心问题的能力:现在很多应用题线索多、情境多,有时候还会出一些干扰信息。这就要求孩子们有抓问题核心的能力。不管题目情景多么复杂,孩子能抓住问题本质,就能快速解决问题;


2、学会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仅是高考,现在的小学考题也非常重动手,重操作,把数学思维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


3、灵活、开放的思维和表达:现在数学里面的开放性应用题也很常见,平时锻炼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注意说话的逻辑也很重要。


3、英语:坚持英语学习底层逻辑+通过中文阅读提高文化底蕴


对于英语融合传统文化这点,要理性看待,不要盲目跟风。一听说英语要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就非要看一些大部头的翻译中国传统文化的书,不要被乱了节奏。

以后的英语学习,更应该是:


1、坚持英语学习的底层逻辑:多听、多读、多看;

2、保证孩子中文的阅读面:让孩子积累传统文化知识,这样遇到相关的传统文化素材也不会害怕。


4、注重科学课,为之后的“小四门”打好基础

蓝皮书也提到物理和化学的考察方向更加灵活多变,这其实非常考察孩子相关学科的知识功底,最好从小学就开始做好相关知识的铺垫。


现在小学加入科学课也是根据这种趋势做出的相关调整,今年正式执行的新课标,已经将科学课的起始年级提到了1年级,并且课时和语数外一样多。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也非常重视科学课,尤其是浙江,已经将科学课纳入中考的考核范围。



以前孩子都是到了初中才开始接触物理、化学等等学科,但随着现在中高考难度的加大,中学的小四门完全不能零起步,小学学科学,就是为了和初高中课程挂钩,为中高考做准备,为应试教育做准备


所以科学课就是从小就要去重视的学科,即便是校内知识,也需要像语数外一样去吃透、学透。



我们总说,在孩子的学习上看清方向永远比盲目行动重要,既然高考是孩子最终要面对的大考,不如从小学就开始规划起来,走在正确的方向上,才能最终到达罗马。


-END-

姐妹们,最近微信公众号更新了,这次更新动作很大,如果姐妹们没有星标我们,几天不看文章,就再也看不到我们的推送了。
而且,只有星标了才可以每次推文都看到完整的封面和标题:

而没有星标的姐妹,收到的推送很隐形,只展示一小块:

所以姐妹们一定要星标我们🌟,不然很容易就走散了!而且很容易错过我们的好物推荐和福利哦~
星标后截图发送到后台,我会再抽20位姐妹每人送三妈新款定制帆布包一个(昨天的中奖名单在结尾)

不知道如何操作星标的姐妹们,可以参照下面的示意图,按照步骤操作就好了,很简单!



最后,给大家公布一下昨天的星标活动中奖名单



当妈十年,我这样缓解我的育儿焦虑今天令全网沸腾的他,让我们必须重新定义这代孩子口碑超好!10部适合孩子的顶级纪录片,每一部都是神作



大家点击图片即可进入小猴启蒙的团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